今天是:

两会报道 - 2021年全国两会

服务您的热线:010-84647718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当前位置:两会报道精彩观点

梁昊光:政府工作报告中四提“一带一路”

作者:秘书处综合事务部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发表时间:2021-03-06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四次提及“一带一路”,充分体现了中国与各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定决心始终未变,前景依然广阔。那么2020年,“一带一路”建设逆势前行,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对构建中国全面开放国际合作大格局提出了哪些要求?中国一带一路网特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梁昊光进行解读。

       从发展格局上来看,对于“一带一路”建设而言,“高质量”依然是主基调,“高水平”和“高标准”则分别对应于我国的发展机制建设,以及国际合作规则引领出现的新形势。

       一、高质量

      “高质量”主要指“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践行动指南。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基调。

       具体来说,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是形成多维立体、畅通高效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二是深入推进政策、规则、标准对接合作,提升软联通水平;三是坚持市场化运作,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民间促进的多元共建格局;四是坚持开展广泛深入、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五是兼顾各方关切,不断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六是顺应新发展趋势,建设创新、绿色、健康的“一带一路”。

       二、高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

       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其中“高水平”主要指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机制建设。重点讨论的是充分尊重市场配置机制,管理制定规则、维护秩序,减少政策性调控,强化制度性调控,政府职能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具体来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主要包括: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创新利用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改革行业商会管理体制等。

       三、高标准

      “高标准”主要指自贸区网络构建,是国际合作规则的引领,是体现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

       具体来说,“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要坚持世贸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加快环境保护、投资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新议题谈判,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020年6月18日,习近平主席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重要致辞,提出要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在共建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逆势前行,呈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为共建国家携手合作带来了决心和信心,更提供了现实选择和有力支撑。

       一、对外投资稳中有增

       2020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总体保持不断增长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底发布的数据,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178亿美元,增长18.3%,其中对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重点行业投资分别增长21.9%、9.6%和18.1%。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也由2019年的13.6%上升到了2020年的16.2%。

       更为可喜的是,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一带一路”投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重点首次转向了可再生能源。报告显示,包括太阳能、风能、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占比从2019年的39%上升至2020年的57%,已构成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主要部分。其中,水力发电的占比为35%,太阳能与风能则共占22%。对此,报告预测在2021年这样的积极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在这样有利的形势下,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已经累计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从中可以看出,国际社会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需求没有改变,合作伙伴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持没有改变,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更没有改变。

       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

       优化互联互通网络,建设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和贸易大通道,帮助更多国家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始终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目标。以中巴经济走廊合作为例,经济走廊70个项目在确保员工“零感染”前提下有序推进,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全线、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木段”顺利通车,默拉直流输电项目全线贯通。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轨道交通项目——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项目于2020年10月正式运营,开启了巴基斯坦的“地铁时代”。

       此外,雅万高铁1号隧道、中老铁路全线隧道顺利贯通,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泽段左线和泽-巴段左线相继通车运营,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主桥钢梁成功合龙。中老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提前13个月建成通车,波黑泛欧5C走廊高速公路波契泰利隧道提前近4个月贯通,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延长线提前2个多月通车。

       2020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4万列、运送113.5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50%、56%,综合重箱率达98.4%,通达欧洲21个国家、97个城市,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贸易畅通迎来多重利好

       尽管2020年全球贸易活动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以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干扰,但是2020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为中欧建交45周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欧还正式签署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推动中欧优质农产品更加便捷地进入对方市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2020年底如期完成,为双方企业进入对方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中欧经贸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2020年中国-东盟进出口总额达4.74万亿元,同比增长7%。按美元统计,双方贸易达6846亿美元,增长6.7%。2020年东盟超过欧盟,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这是东盟继2019年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后实现的又一突破。中国则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中国还积极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担当多边贸易体制的捍卫者。2020年中国与14个国家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柬埔寨签署自贸协定,与东盟、新加坡、智利自贸协定升级文件正式生效,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迄今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9个自贸协定。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这为今后共建“一带一路”贸易合作提供了遵循。

       四、“健康丝路”助力共克时艰

       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逐渐畅通,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锚。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迄今已向150多个国家、10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中国发挥最大医疗物资产能国优势,将2200多亿只口罩、22.5亿件防护服、10.2亿份检测试剂盒发往世界各地。

       疫苗接种工作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在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目前已向巴基斯坦等5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已经和正在向2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还积极参与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决定向“实施计划”提供1000万剂疫苗,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中国支持国内企业同国外合作伙伴开展疫苗联合研发和合作生产,支持有关企业向急需获取疫苗、认可中国疫苗、已授权在本国紧急使用中国疫苗的国家出口疫苗。对于其他国家疫苗企业在华加工产品、供世界各国使用,中国也予以支持和协助。中国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尽己所能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获取疫苗提供帮助,体现出负责任大国担当,赢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

       结语

       当前中国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共建“一带一路”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随着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中国的对外投资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放、绿色、廉洁”理念,“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不断完善机制建设,最大程度减少疫情不利影响,携手沿线国家共克疫情时艰,推动经济复苏发展,与沿线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联系电话:010-84647718
  • 联系传真:010-84648565
  • 联系邮箱:office@ciccps.org
  • 联系地址:北京市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备案号:京ICP备14018105号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电话:010-84647718|传真:010-84648565|邮编:10003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9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