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资讯 NEWS

服务您的热线:010-84647718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新闻快讯

陈健:中国企业“走出去”也要核算“道义成本”

发布:信息部  来源:人民政协报  时间:2017-06-29 07:35:58

    我国要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潜力、建设能力和资金实力,根据各国的市场技术和资源禀赋情况,加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同时,提前规划引进来项目,通过不断吐陈纳新,既实现产业稳定向高端迈进,同时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

       对于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健来说,拿出完整的两个小时来接受记者的采访几乎不可能,或者因为常年从事外经外贸工作,见识了国际市场的惊涛骇浪,反而可以洞见事物本质变得话语简单。于是,调研过程中记者只得拿着长长的采访提纲,见缝插针般不断请教,在陈健零星的讲述中,记者慢慢拼接出一幅我国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方法和路径。

       针对当前的逆全球化潮流,陈健的观点是,“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不可逆转,时而有些争论也是正常的。应当保持定力,不必过分解读。我国要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潜力、建设能力和资金实力,根据各国的市场技术和资源禀赋情况,加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同时,提前规划引进来项目,通过不断吐陈纳新,既实现产业稳定向高端迈进,同时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

       针对当前热议的“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国际产能合作,陈健的逻辑是,国际产能合作是供给侧改革重要的着力点,“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是一个整体概念,国际产能合作不仅是“走出去”,也包括“引进来”。“我们之所以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我国同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所谓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就是要提供有效供给满足整体需要,对不需要的调整出去,需要的补上去。怎么‘补’?无非两个途径,一个靠自己创新,就是发展新经济;第二就是把国外的技术、产业引进来。因此,国际产能合作是供给侧改革重要的着力点。习近平主席在提出‘一带一路’构想时讲到点线面的思想,产能合作就是着重在点上下工夫,形成了有放射效应的经济节点,才能把‘一带一路’真正地建成,如果没有这些经济节点,光通路是不现实的。两者虽各有侧重,仍是一个整体概念。”陈健解释。

       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常态

       产能合作不是纯粹的经济学概念,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理论概念,产能合作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

       既然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常态,我们要学会用市场的办法来进行转移。

       面对国际产能合作概念的提出以及由此引发的纷扰,陈健十分清醒,“产能合作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2005年开始搞的境外经贸区,都属于产能合作的范畴。虽然产能合作不是纯粹的经济学概念,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理论概念,产能合作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30年前正是因为我们做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正确战略决策,才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当我们的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一定阶段后,也需要把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能转移出去,同时,承接一些更高端更具科技含量的产业。这种转移对有关各国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一定是互利共赢的。”

       据悉,产业的梯度转移现象即高端向低端的转移,比如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引进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现在有很多国家劳动力成本比我国低很多,那么这一类型的企业自然按照市场规律离开。现在中国注重引入更高端的产业,因为目前中国的产业在中端、还不是在高端,低端产业走出去、高端产业引进来,这符合客观规律。陈健强调,人类科技进步不会停止,因此,产业革命会不断进行,在此基础上,产业梯度转移就是今后的一种常态,我们要慢慢适应新的国际分工,并当成经济常态来处理。

       陈健还表示,既然产业梯度转移是经济常态,我们要学会用市场的办法来进行转移,“当年建筑行业在国内吃不饱,商务部就做了两件事,一是降低门槛扩大并优化经营主体,让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二是推行便利化,政策上实际没有多少东西。200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不到十年时间发展到千亿美元规模。我们当时就算一本帐,基建行业人均年产值10万元,国内只有那么大市场容量,而且每年有大量毕业生充实进来,释放出去就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们在发展对外投资过程中也要更多地便利化,才能把它发展好。”

       海外拓展市场要允许失败

       真正强大的企业都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政府不要当保姆。

       中国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完全,光算劳动力成本低,法律、社会责任、道义成本都没算。

       “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许多惊喜,也有不少遗憾。对此,陈健表示,“真正强大的企业都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政府不要当保姆,你让企业干,摔一跤,谁都长教训。过去我们一听激烈竞争就着急,中兴和华为的竞争结果是自身发展了而诺基亚被打败了,深圳今天成为庞大的手机基地。我们一定要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基本理念,不要顺着习惯的思维定式想问题,市场竞争的结果是空间更大了,企业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我们只需告诉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守法经营,至于走不走,怎么走,那是企业考虑的事。”

       面对中国企业到海外发展遇到的挫折,陈健分析称,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上的确存在扼制中国发展的力量,也有些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会感到不舒适,而且,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因素都会对中国企业构成威胁。谈到中国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陈健将其分为四类:首先,中国企业在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和道义责任层面的意识比较欠缺。“中国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完全,光算劳动力成本低,法律、社会责任、道义成本都没算。我们和一些非洲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双边关系,这是多年无私援助打下的基础,企业不能只是坐享其成,也要为这个关系作点贡献,这就是道义成本。”;其次是短期行为;再者是经营管理粗放;最后是对自身缺乏正确把握,导致商业贿赂、不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风俗等问题。

       利益冲突并不是陈健最担心的话题,他想得最多的是文化冲突,“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融合的办法呢?我想是不是能够有这么一个五步曲:首先是承认,承认相互的差异;二是沟通;三是沟通完了之后要理解;四是理解之后要包容;五是包容之后发展到相互欣赏。我们要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学会包容和欣赏域外的文化。”

       对于一些国人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失败案例动辄上纲上线,陈健表示,总体上看“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是成功的多,失败的少,失败无非是情况不熟、经验不足、水土不服、考虑不周等,但是比起成功来,失败是其次的,当然我们要从每次失败中认真汲取教训,以减少发展成本,但我们不必放大谈。陈健还谈到,当年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有人表示时机未到,一方面国家仍以出口和引资为主,另一方面企业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什么叫完全准备好,学游泳可不是等要领念得滚瓜烂熟后才下水的,要坚决抓住战略机遇期,鼓励中国企业大胆‘走出去’。中国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时间并不长,它没有经历西方企业自由竞争这么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不是很成熟,我们改革开放才30多年,必须看到中国企业正在迅速地成长起来。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是不断适应国际发展的过程,如何使得中国企业加速发展,适应国际需求?这些问题值得研究。”

       政府营造环境而非抓项目

       10多年前我们起草文件时就已经把‘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原则确定下来,不过,事实上政府的不当干预还是会有,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仍然需要认真地厘清。

       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注意统筹方法,提高统筹水平,要统筹力量、统筹关系,不要直接统筹项目,避免把统筹演变成直接操盘。

       虽然陈健所在的商务部是一个政府部门,但对于政府扮演的角色,他一直有着充分的警觉,“《关于鼓励和规范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意见》(国发[2007]10号)是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规范和鼓励对外投资合作的纲领性指导文件。10多年前我们起草文件时,就已经把‘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原则确定下来,不过,事实上政府的不当干预还是会有,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仍然需要认真地厘清。”

       陈健并不讳言,“政府应当怎么管?记得在一次会议上,有领导打过一个比方,高档公寓管得好,为什么?因为服务好,筒子楼管不好,因为没有服务,因此我们应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这个例子清晰地阐明了政府与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也就是要通过大量的服务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创造好的发展条件,政府要归位做政府的事,即法制、秩序环境的营造和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

       具体到“一带一路”政府作用的发挥,陈健建议,要切实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政府要把握好方向,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使地方和企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力量。要善于发现各国利益汇合点,寻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注意统筹方法,提高统筹水平,要统筹力量、统筹关系,不要直接统筹项目,避免把统筹演变成直接操盘,充分注意实施策略。同时,为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需加快法律制度安排进程,加快与有条件的国家商签包括双边投资保障协议、避免双重征税协议、司法互助协定、交通运输协定等在内的各类合作协议,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释放实施“一带一路”的积极信号。

       许多中小企业反映“走出去”遇到各种困难,陈健表示,“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到外面发展,而是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走出去”是方向,但有一个过程,需要积累经验,培养队伍,提高能力,发展水平不同,谈的问题就不同,不能小学还没毕业就想上初中。”谈到企业融资难问题,陈健认为,“这是企业的经营问题,企业能否融到资,一取决于是否有好项目,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授信,三取决于是否能把控风险。不过,政府也需要考虑,间接融资渠道金融系统的外保外贷能否突破,直接融资渠道可否允许项目直接上市等等。”展望未来融资难问题的解决,陈健很自信,“我国金融机构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水平,随着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不断深化,企业需要更多的金融服务,这也为我国金融企业自身发展提供了契机。应当看到,这一领域同样面临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可以相信,我国的金融机构一定会应对挑战、不断进步、向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 联系电话:010-84647718
  • 联系传真:010-84648565
  • 联系邮箱:office@ciccps.org
  • 联系地址:西城区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备案号:京ICP备14018105号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电话:010-84647718|传真:010-84648565|邮编:10003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9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