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与伊朗国家电视台就合作摄制《“一带一路”双城记—伊朗篇》签属协议
2017年6月27日,我会主席团主席、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伊经济合作(民间)工作委员会主席王燕国,我会高级顾问、中-伊经济合作(民间)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黎维彬与伊朗国家电视台国际频道总裁阿里礼萨·苏莱曼尼·扎德先生举行会谈,就联合推出《“一带一路”双城记—伊朗篇》达成合作共识,并签属“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与伊朗国家电视台关于共同制作《‘一带一路’双城记—伊朗篇》的框架协议”。
王燕国表示,中伊经济合作过程中要重视文化合作。中伊史典记载了许多不能忘怀的历史瞬间,从两千年前汉使张骞出使西域,到七世纪后唐宋与波斯商道上的阵阵驼铃;从十三世纪伊朗大诗人萨迪记录下对中国新疆喀什的难忘游历,到十五世纪郑和七下西洋中三次到达伊朗霍尔木兹地区的历史壮举。伊中两国在历史上“驼铃相闻,舟楫相望”,绵延几千公里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使两大文明紧紧相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福泽沿线的国家和人民,这也得到了伊朗的积极拥护。王燕国表示,中-伊经济合作(民间)工作委员会将积极支持并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合作,这次促成中伊合作摄制,反映中伊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发展的电视产品就是以实际行动落实“一带一路”五通中的“人心相通”。
阿里礼萨·苏莱曼尼·扎德先生表示,完全赞同王燕国主席谈到的对中伊历史文化的认识。他说,历史至今,伊朗和中国是世界上极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没有任何冲突的两大民族和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绩让世人瞩目,伊朗人民为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无比高兴。尽管如此,伊朗和中国并没有一个电视和媒体平台,能让伊朗或中国能够了解到各自民族和国家的最直接和真实的情况。这次在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和中-伊经济合作(民间)工作委员会的推动下,能够搭建起两国之间的媒体平台、文化平台让我们非常兴奋,我们希望在明年这个时候能让伊朗和中国的民众能够在电视中看到我们合作摄制的电视作品。
伊朗国家电视台国际频道和我会赴伊考察团全体成员参加会谈和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