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资讯 NEWS

服务您的热线:010-84647718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新闻快讯

中企海外并购的三个维度

发布:信息部  来源:东方财富网  时间:2017-01-23 08:21:40

       2016年可称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年。据来源于彭博社的信息,仅到2016年12月初,当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已达到2340亿美元,是2015年同期的3倍。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国企业大举进军欧美,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从高科技、装备制造、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到电影院线、足球俱乐部、游艇公司、地产酒店等,一路买过去。英国媒体惊呼“中国企业要买下整个英国”。的确,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来说,买下整个英国并非不可能。这让我们想起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买下整个美国”的故事。那最终只是一场春梦。
       所以,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潮,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必消极看待,关键是看它的背景、内容、影响,看它是否具有充分的经济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当年的日本不同,中国的经济规模也非日本可比。特别是,中国企业并非只是狂购名画、影业和高楼地产,而是从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出发获取自己所缺少的核心资源。这使得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不过,如此异军突起、波涛汹涌的海外并购潮,往往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认为,这一波中企海外并购潮是不是良性的、可持续的,可以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企业自身的影响三个维度加以观察。

       首先,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各主要经济体大多增长乏力、死气沉沉。经济不景气导致各国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孤立主义盛行,带来所谓逆全球化潮流。英国退欧、美国大选、意大利公投、法国选情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就是明显的表现。其结果是世界各国孤立自保,贸易、投资绝对值下降,高水平经济一体化进程停滞倒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海外投资和跨境并购异军突起,“一带一路”如火如荼,犹如一池死水中起的波澜,为世界经济吹入了一缕清新之风。

       中国的海外投资并购,不仅稳定住了全球直接投资下滑的趋势,而且也为有关国家企业的资产置换、资产转移、产业更新创造了机会和可能。特别是,中国企业并购后的持续经营和良好发展,对于有关国家的就业、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都功不可没。经验表明,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经历的5次全球产业转移与企业并购潮,都是世界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与投资,对当前的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创新成为走出低成本粗放型发展模式、进入中高端集约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创新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承受巨大的创新风险,需要足够的耐心与定力,而且还需要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需要一个国家的创新文化等等。这些方面,我们有着较大的缺陷,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这就决定了仅仅依靠我国企业自身的研发与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有点远水不解近渴。这也使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技术等核心资产,在短时间内提升我国产业水平,成为必要和可能。通过海外并购,学习、模仿、再创新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实际上,中国企业近年来的海外并购活动,特别是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海外并购,大多是以获得发达国家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资产为目标的,从几年前的吉利收购沃尔沃、联想收购IBMPC,到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美的集团收购德国机器人企业库卡等,都是这样。这些并购让中国企业瞬间从行业中低端进入高端,获得了先进技术、设计、品牌、研发团队等核心资产,也为中国企业本身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海外并购虽然耗资不菲、良莠不齐,对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影响却是得大于失。

       最后,对开展海外并购的企业的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迅猛增长,使许多中国企业短时间内成长为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实力和规模迅速扩张。然而,也许由于发展过于迅速,“萝卜快了不洗泥”,也许由于中国的文化环境和行为方式,中企海外并购存在着明显的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饥不择食常常导致并购中标的选择不准、并购价格过高(所谓“中国溢价”)、消化吸收困难、后期管理缺位,一些企业海外并购成为企业长期的大包袱。其结果是,企业海外并购的整体效果欠佳,大多数企业的投资与并购效果不尽如人意,许多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此外,中企海外并购以低端收购高端的“逆向并购”模式,是否能够顺利地将先进者吞下,与自己有效地整合到一起,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也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总而言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世界,但最根本的,只有企业能够获益、长期持续,上述效应才能实现(作者:王跃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 联系电话:010-84647718
  • 联系传真:010-84648565
  • 联系邮箱:office@ciccps.org
  • 联系地址:西城区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备案号:京ICP备14018105号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电话:010-84647718|传真:010-84648565|邮编:10003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9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