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资讯 NEWS

服务您的热线:010-84647718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商会动态

[安全警讯]本土化再掀波澜 津巴布韦投资环境受影响

发布:信息部  来源:CICCPS  时间:2016-04-15 09:30:48

       2016年3月下旬,津巴布韦政府就其长期倡导的本土化政策给出“最后期限”,引发广泛争议,并且直接影响到包括中企在内众多驻津外企的未来发展。
       自上世纪末开始,津巴布韦政府就开始酝酿本土化政策。2000年后,政府多次颁布有关法案。特别是2010年颁布本土化与经济授权总条例,规定在津投资资产价值50万美元以上的非本地企业应出售不低于51%的股份给本地人,规定交通运输、粮食、美容美发等行业为保留行业,只许本地人经营。2013年,津政府又提出外国人必须在2014年以前获得“本土化证”,否则将被视为违法。2015年12月底,津财政部长发布本土化与经济授权实施框架、程序与指导方针,明确最后提交日期为2016年3月31日。今年3月23日,津青年、本土化及经济授权部部长就本土化程序给出最后“通牒”,要求相关企业务必于3月底之前提交本土化实施计划书,否则政府或将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津巴布韦政府的本土化政策于今年3月底进入高潮。至4月初,包括广大中企在内的驻津外企已就本土化提交相关材料。而关于此轮本土化政策,主要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一、不同行业区别对待,资源行业冲击最大
       按照津本土化政策,所有企业被分为资源行业、非资源行业、保留型行业三类,并非所有行业都要严格按照51%比例转让股份。首先,制造、旅游等非资源型行业并不严格要求51%的转让比例,该类企业还可凭借在津贡献申请减少转让比例。至4月初,已有中企获得政策豁免。其次,对于美容美发、粮食加工等保留型行业,因自2010年起停止外企进入,故而影响有限;但个别在2010年前已进入的外资则需在短期内完成出售51%股份。再次,以矿产业为代表的资源行业受到冲击最大。因有关资源多属于不可再生类,津政府要求严格按照51%的比例完成股份转让。
       二、最后期限为计划提交时限,并非本土化完成时限
       此前部分媒体所宣扬的最后期限,即3月31日,并非完成本土化的期限,而是提交本土化计划书的截止日期。与此同时,在3月底未能提交计划书的外资企业还将获得30天宽限期。
       三、本土化政策将会长期延续
       津巴布韦本土化政策长期以来就饱受质疑,但是在可预期的未来,本土化政策还将延续,只是其具体实施上可能还会面临波折。
       综上所述,虽然津巴布韦的本土化政策并非“铁板一块”,但还是对于本国投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考虑到部分非洲国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广大中企还应审慎考虑对非投资,特别是“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联系电话:010-84647718
  • 联系传真:010-84648565
  • 联系邮箱:office@ciccps.org
  • 联系地址:西城区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备案号:京ICP备14018105号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电话:010-84647718|传真:010-84648565|邮编:10000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9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