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资讯 NEWS

服务您的热线:010-84647718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新闻快讯

毛新雅:“一带一路”促进合作共赢的发展经济学解释

发布:商会秘书处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9-04-03 14:20: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基础设施联通以及经贸合作,有助于释放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潜力,实现经济合作中的互利共赢。当前全球反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倾向、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有所抬头,作为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搭建起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其促进合作共赢的理论要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投资贸易的增长有利于缓解储蓄与外汇“两缺口”。根据发展经济学的“两缺口”理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投资—储蓄”缺口和“进口—出口”缺口,也即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利用外资则可以弥补这两个缺口,既可减少外汇不足的压力,又可节约国内储蓄,减少国内储蓄不足从而投资不足的压力。“一带一路”沿线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存在上述储蓄与外汇“两缺口”的情况。由于“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了中国以及中国与第三方合作的投资项目落地沿线国家,有助于缓解这些国家储蓄缺口造成的投资不足;而新增投资会促进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和出口贸易增长,从而缓解其外汇缺口;“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现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水平比较低,相互之间的投资贸易联系较弱,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相关国家的内部联通,有利于提高这些国家之间的投资贸易水平,从而也有助于缓解这些国家存在的储蓄与外汇“两缺口”问题。

       第二,产能合作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出口贸易增长。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东亚一些国家(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进口替代从而建立起本国的制造业基础之后,这些国家都适时放弃了进口替代政策,转而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加入国际分工,并转而采用出口导向策略。当然,政策转换的前提,是要形成有本国比较优势的工业基础。“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产能合作以及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了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促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能够以此逐步建立自己的制造业基础,进而使得其采取出口导向策略成为可能,促进贸易产品升级,从而避免靠单一资源出口而陷入低收入陷阱和贸易陷阱的结局,打破恶性循环累积、依附状态,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

       第三,工业化开启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增长。在揭示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与亚洲“四小龙”创造的“东亚奇迹”,以及美国等西方新大陆经济体超过欧洲旧大陆经济体增长的原因时,一些经济学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善以及人口抚养比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较高,存在较好的人口红利基础,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通过产能合作能够推动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更多城市人口就业,这有助于这些国家开启人口红利窗口,促进经济增长。

       第四,多元投融资选择缓解资金缺口,激活金融机制。“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基础设施条件差,急需投融资促进建设,中国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以及“一带一路”专项贷款等资金渠道,不附加干涉别国内政的条件,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为多元的投融资选择,并可能拉动其国内民间资本的进入,从而缓解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缺口;同时,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中国帮助沿线一些国家建立本国的金融要素市场,有利于激活其国内金融机制,吸引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入,促进其金融发展步入正轨。

       第五,缩小发展鸿沟,消减数字鸿沟。“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农业、教育、培训、医疗以及减贫等民生项目的合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通过民生项目合作,与沿线相关国家交流经验,助力其实现更好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发展鸿沟;数字鸿沟是互联网时代全球发展面临的新的失衡问题,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百度、京东等数字经济企业在中国极大地促进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些企业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途径,能够帮助沿线国家的民众拓宽信息渠道和就业途径,从而有助于消减沿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第六,助力实现联合国建立“发展的全球合作机制”的目标。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到,应建立发展的全球合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开放无歧视的贸易、金融体系,促进内陆国更好发展,促进私营部门对新技术的传递,等等。在其中一些领域,“一带一路”建设大有可为:通过设施联通,特别是与欧亚各国间中欧班列的运行以及与新加坡合作建设国际贸易大通道,让亚欧非陆锁国(指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亦即被周围邻国陆地领土所包围的国家)借船出海成为现实,从而享受开放发展的经济红利。目前全球贸易往来的八成借助于海洋,七成的GDP来自沿海一百公里地带,近代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海洋型的全球化,内陆国家相对难以分享发展红利,而“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推动形成陆海联动格局,将打破陆锁国发展魔咒,让新的发展机遇更多惠及内陆国家。此外,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分享电商平台以及5G技术成果,能够对信息在沿线国家普通民众中的交流传递起到助推作用。通过这些途径,“一带一路”将助力联合国建立“发展的全球合作机制”的目标不断向前推进。

       第七,超越“中心—外围”格局,提升区域治理能力。从经济地理的视角来看,当前世界经济循环已突破了传统的“中心—外围”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合作中获取互利共赢的经济效应。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途径,在全球经济发展和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创造良好环境,提升区域整体治理能力,这不仅是沿线国家的共同期待,也是中国为世界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毛新雅)

  • 联系电话:010-84647718
  • 联系传真:010-84648565
  • 联系邮箱:office@ciccps.org
  • 联系地址:西城区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备案号:京ICP备14018105号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电话:010-84647718|传真:010-84648565|邮编:10003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9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