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资讯 NEWS

服务您的热线:010-84647718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会员动态

郑跃文等代表委员建言献策中国企业“走出去”

发布:商会信息部  来源:CICCPS  时间:2012-06-13 10:57:16

    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一个海外抄底的良机。作为海外并购的新兴力量,不少颇具实力的民营企业正从幕后走向台前,努力通过海外并购寻求更大发展商机。两会期间,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依然是许多企业界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来了

    新年伊始,在商务部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给出的一组数据也颇为引人注目:2011年我国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2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37%。此前,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去年我国企业完成出海并购交易110起,同比增长93%。

    诸多数据表明,无论是并购宗数还是交易金额,去年我国海外并购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30.7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巴西某油田40%股权的交易是去年规模最大的一起。

    在未来发展前景尚不明确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收购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比如当下的欧债危机,让国际市场流动性资金捉襟见肘,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提供了多重选择的可能。此外,因全球经济处于衰退期中,不少海外资产处于低估值阶段,从投资角度来看,这也是难得的并购好时期。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以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重点已不局限于能源、采矿等资源领域,开始向消费品、工业品等批发零售业领域拓展。去年我国消费品和工业品领域的海外并购交易迅速发展,交易总量占比达35%,同比增加了13个百分点。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尚处欧债困境中的欧洲成为境外并购首选之地,去年同比增长76%。

    作为海外并购的新兴力量,不少颇具实力的民营企业正从幕后走向台前,努力通过海外并购寻求更大发展商机。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更加注重交易的价格以及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可整合性,相对操作更为灵活,或将成为未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之一。

    民营企业“走出去”将赢得新一轮增长机会

    10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青联常委、德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立国做客中国经济网人民大会堂演播室。在谈到企业“走出去”问题时,丁立国表示,民营经济随着中国高速增长的30年,在各自的领域都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也积蓄了实力。从未来较长一个阶段看,产业转移、实行全球化不光是引进来,还有“走出去”。但是走到那儿?去做什么?怎么干?这是民营企业需要慎重的。但再怎么难,“走出去”可能会赢得新一轮的增长机会。他表示,下一步中国钢铁工业可能有一些民营企业也要率先“走出去”。

    民企海外并购要谨慎 否则等于“送钱”

    2日,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好机会,但民营企业海外收购要谨慎一点,否则等于给外国企业“送钱”。

    宗庆后表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很快,这对企业走出去确实是一个好机会,但大型民企走出去要谨慎一点,“像西方大企业破产,你去收购了,人家都还不了,你有本事去还,等于是去送钱了。”

    宗庆后分析说,现在西方害怕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投资,认为是中国政府的企业来操控他的经济,反过来我们在引进外资的时候就没考虑这个问题,这点尤为值得注意。

    宗庆后认为,企业要本着“平等互利”、“双赢”的原则,一起走出去比较好。

    代表委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支招献策

    一方面企业面临“走出去“的大好机遇,一方面又面临“成功不多,失败不少”的尴尬现状。那么企业应该如何走出去呢?代表委员们也纷纷为企业“走出去”支招。

    “走出去”切勿盲目并购

    6日,全国政协委员、华旗资讯集团总裁、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冯军先生做客《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2012聚焦两会》时表示,中国企业应该“抱团”走出去并建议规划四个步骤,第一,先在海外设立办事处;第二,在当地熟悉情况寻找优秀的合作伙伴;第三,合作愉快之后,再争取合资。第四,合资的时候签订好将来的退出机制。

    制定促进企业“走出去”相关法律

    全国政协委员、南昌科瑞集团董事长郑跃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一直以招商引资为主,已经出台了三部关于引资的法律。但至今为止依然没有一部完整的保障企业“走出去”的促进法,他呼吁立法部门推进这项工作,为推动企业“走出去”做好法律方面的保障。

    加大对国有资产的海外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曹光佑认为,应加大对国有资产的海外监管,相关部门会在近期出台具体的监管措施。

    曹光佑曾表示,在“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央企和许多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金额越来越大,但目前仍然是企业自己做监管,这就存在很多的问题。他认为,接下来,这部分国有资产的监管应纳入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监管范围,“该政策即将出台”。

    鼓励央企和民企合作“走出去”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企业“走出去”必须坚持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基础上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单方面受益的事情不可能持续。因此,建议国家要鼓励央企和有实力的民企合作,实现央企和民企合作走出去,可以通过央企控股或参股民企,或者央企联合民企另外成立新的股份公司的形式来弱化对方的政治敏感性,从而达到并购的目的。

    此外,娃哈哈也在探索怎样走出去。宗庆后表示,外国奶源多、质量好,污染也少,可以考虑在荷兰等地贴牌加工。“这样一来,我们解决了当地的市场问题,荷兰解决了我们资源缺乏问题,大家是共赢的。”宗庆后如是说。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内紧缺资源和产品进口

    宗庆后代表还建议,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各国对本国市场和贸易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我们面临的贸易摩擦亦越来越多。而且,由于一般央企出面投资易导致国际资源价格抬升,而民营企业参与则不容易引起注意,亦能“蚂蚁啃骨头”式使资源积少成多。因此,建议国家要鼓励进口,尤其是紧缺资源和产品的进口,并要放开进口,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集全国之力,整合全球的资源、能源优势转变为我国的经济优势,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联系电话:010-84647718
  • 联系传真:010-84648565
  • 联系邮箱:office@ciccps.org
  • 联系地址:西城区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备案号:京ICP备14018105号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电话:010-84647718|传真:010-84648565|邮编:10000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9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