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存辉建言民企转型升级 走出去请进来缩小制造技术差距
3月2日,随着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浙江代表团抵达北京驻地,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悉数云集北京。
包括浙江在内的沿海制造业大省,近期频繁传出传统优势产业遇危机、大企业濒临倒闭的消息,“世界工厂”中国正面临诸多挑战。浙江,过去三十余年因民营经济等屡造奇迹的“Made in China”排头兵,在风口之上将如何实现经济模式的全面转型升级?昨天,已抵京的代表委员,或提出见解,或力图将建议转为转型升级的推动力之一。
浙江民企谋求突围 缩小与欧美日制造的技术差距
自2011年爆发民间金融危机,温州经济一直挣扎于困局之中。身为温商领袖、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面临带领浙商尤其是温商突围求生存、为浙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寻突破口的双重任务。
南存辉此次上会的提案和建议有10来个,涉及生态文明、产业税收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保护、民营银行制度保障等。 南存辉说,浙江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换挡为中高速,温州经济这几年出现非常大的转折期,其中部分因素是因政府壮士断腕主动转型,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低小散等企业动刀,并鼓励主动转型升级。 “这在全国是先走一步。”他认为,这次转型升级没那么简单,“有一半人转得过去,有一半转不过去。”
近期中国游客抢购日本马桶盖,无疑戳中了中国制造“价廉物未必美”的软肋。从事制造业的南存辉认为,从制造水平和能力上,许多中国企业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在品牌意识、高科技高质量形象的树立上,还是落在欧美日企业之后。
他还认为,在创新研发投入力度上存在差距,以及同样产品的标准体系不完善,都导致中国制造目前在产品性能、环保无毒害等指标弱于欧美日等国。 南存辉透露,近年来包括正泰在内的一批浙江民企,在自主创新、智慧制造、机器换人等方面取得很多突破。同时,浙江民企也在走出国门到海外并购,到欧洲把好技术买回来,与欧美日制造的技术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他认为,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更灵活方便“走出去”的浙江民企,其竞争优势将在未来五到十年有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