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资讯 NEWS

服务您的热线:010-84647718 我们恭迎您的来电!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新闻快讯

陈健:区别看待中国企业“出海”

发布:信息部  来源:财新网  时间:2014-10-09 16:39:15

       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一定规模,其间不免跌跌撞撞。商务部前副部长陈健认为,应当理性区别对待这些问题。他建言,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时,应引导其紧跟产业技术前沿,并巩固国际市场和货源,同时做强基础设施等传统优势领域。

       陈健是在8月31日的首届长江公共外交高峰论坛上,提出上述观点的。

       今年62岁的陈健长期从事对外经贸相关工作,对中国企业出海观察经年。他在商务部副部长任上分管合作司、承包商会、跨国公司促进会等部门、团体,于去年年中卸任。

       中国企业到海外发展遇到过不少难题,此间国内外媒体与坊间一直关注。陈健分析称,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上始终存在牵制中国发展的力量,也有些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会感到不舒适,而且,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因素都会对中国企业构成威胁。

       至于中国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陈健将其分为四类:首先,中国企业在法律责任、社会责任和道义责任层面的意识比较欠缺。其次是短期行为。“中国企业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什么事都得自己干,不会合作。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之间不会合作,和外国企业也不会合作。”

       再者是经营管理粗放。最后是对自身缺乏正确把握,导致商业贿赂、不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风俗等问题。

       陈健认为,应当区别、理性地分析前述问题。诚然,中国企业市场意识比较薄弱,国际化经营基础比较缺乏,国外运作暴露的问题可视为国内行为的延伸,所谓自身不足。但有时,并非是中国企业做得不对,而是对方就是看它不惯。

       中国企业真正走向国际市场,不过三四十年时间,他认为,其间出现的问题需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解决,这将伴随中国的整个国际化进程。

       从政府角度而言,陈健建议,对外投资要有先导性,以紧跟产业技术前沿;要有布局观念,以贸易和投资相结合的形式巩固国际市场、国际货源和资本安全运输线;在基础设施和产能转移等传统优势领域,则要继续做大做强。

       长江公共外交高峰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九江学院共同主办。首届论坛于8月31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开,主题为“以公共外交的意识和智慧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 联系电话:010-84647718
  • 联系传真:010-84648565
  • 联系邮箱:office@ciccps.org
  • 联系地址:西城区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备案号:京ICP备14018105号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电话:010-84647718|传真:010-84648565|邮编:10000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49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