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一带一路”法显文化国际交流高峰论坛
  • 专题首页
  • 关于论坛
    论坛简介
    主办单位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领导致辞
    嘉宾演讲
    论坛聚焦
    首届回顾
  • 现场图片
    主论坛
    云展会
    招商会
    实地参观
    会见外宾
    欢迎晚宴
    活动花絮
  • 走进襄垣
    襄垣县情
    襄垣产业
    襄垣优势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新闻中心

    领导致辞
    嘉宾演讲
    论坛聚焦
    首届回顾

    联系方式

    第二届“一带一路”法显文化国际交流高峰论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
    电话:010-84647718
    传真:010-84648565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宾演讲
    嘉宾演讲

    华南农业大学宗教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何方耀
     
           各位领导、各位贵宾、各位朋友、先生们、女士们上面的演讲都非常精彩,因为时间比较紧,我尽量半个小时结束话题,这里是法显的故乡,在法显的故乡讲法显的故事我战战兢兢,可能大家对法显有很深的研究,但是作为法显伟大的先行者来说,在中国历史长久是不受重视的,我们中国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从小看着《西游记》长大的,我们都知道取经的故事,但是对法显比较陌生的,所以我简单的说一下法显,用一分钟介绍法显最简单的生平,法显出生在当时是分裂动荡的时代,他所在的是后秦的地界,他出生不幸,前面三个哥哥都不幸夭折,所以从小就把他送到寺庙,法显到了寺院觉得非常适合自己,所以在寺庙成长,到了中年的时代发现当时的佛教有些地方已经很腐败了,当时中国的最重要的法典都没有翻译过来,所以到了当时的首都长安去解决这个问题,大概在长安没有解决,那时候已经花甲之年,已经待了9年了,前后14年的时间回来已经是72岁的老人了,回来之后不久国家后秦已经灭亡了,北方就是魏了,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南下到了南京,然后再南下到了我的故乡湖北荆州,在湖北荆州的小寺庙叫辛寺在那里82岁的时候,这是他全部的经历。
           因为生活在动乱的时代,知道唐玄藏但是不知道法显,后来我们了解这个情况,中国也开始重视法显的著作,也叫《法显纂》,法显的名声成长起来,一直到了今天把法显作为中国重要的一种来源,翻到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而弥坚,舍身求法?法显不是第一个的人,但是是第一个到斯里兰卡,是第一个取了经典又把经典翻译成中文汉文的人,以前是请回来,是请的外来翻译的,他是第一个在年进花甲还西行求法的高僧,这一点很可贵,将近60多岁了,我觉得我现在已经臆想千年了,但是他还在要学外语因为要出去。
           3万里的路程一路学外语,到了印度还在学汉语,为什么?因为当年很多印度没有文字记载,要听人家讲他记载下来,所以这种精神的确是让我们后人特别感到可贵,时间关系我不多讲了,他这么开创精神,这种老而弥坚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后来的人。
           第二个以戒为老师解行相应的精神,你所知道的理论一定要实践,去践行,不要在台上说反腐,台下就腐败。当时中国佛教界戒律不全,所谓这每一个动作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按照规矩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淫欲、不饮酒,饮酒不是坏事,但是饮酒可能会干坏事,所以佛教不饮酒。这五戒任何一条磁邪都非常困难,比如说不妄语,一辈子不说谎话,不说不着边际的话就非常不容易,中国有一个重要非常著名的和尚叫红艺大师(音),就是著名的艺术家,他是狱中的大师,他临死的时候说没有遵守五戒,而且遵守戒律,下作什么东西?和尚们每年3个月时间4月16日到7月15日,3个月在一个地方坐下来修行的,不外出。按理说求法都没有地方坐下来,但是法显每一到都安居,第一个就是甘肃的山洞里面,所以3个月当作旅行要在那里安坐,这种你要求戒律,所以每一个戒律都要严格遵守,身体力行,不仅求法,而且在求法过程中严格执行戒律,不是别人执行我不执行。这是非常难得的。
           第三个学成归国,不恋西方的家国情怀,这里同时我们中国人认为我们中国的地方叫世界中心,所以我们叫中国,而且中国的中心叫洛阳,但是佛教界认为世界的中心不在中国在印度,佛教的出家人认为世界的中心在印度,地理的中心在印度,文化的中心也在印度,印度有一个中国,印度的中国叫中印度,中国的和尚认为中国是印度,我们中国是边疆叫边地,所以法显到印度的时候发现印度的佛法非常兴盛,出家和尚受到非常高的尊重,非常喜欢那里。
           法显一路11个人,中途死的死,亡的亡的,道真一起和他到了,道真觉得那么兴盛就再也不回到中国,留到了印度。那么法显觉得自己到印度求法就是中国我的故乡受惠,所以古稀年依然回国,在异国他乡见到自己国的东西,当时泪下满目。我在2010年去到印度,去新德里开会,我们是包了一列火车游览印度,白天游览晚上到火车上睡觉,但是很多人病倒了,因为饮食和气候不习惯,我仿佛听到求法的步伐,而且法显是一个70岁的老人,在印度这么多年求法,那一趟我都病了,后来因为佛教的方法治好了,这里不分享了,大家可能觉得迷信。
           所以这种家国情怀在今天也是看着弥足珍贵的。
           第四个不畏艰难,百折不回的钢铁意志,当事人不知道哪一天能活下来,翻到巴基斯坦法显最好的伙伴叫惠及(音)倒下了,说你继续前行,不要管我,这是高山反应,因为我在西藏工作过5年,我在拉萨工作过5年,我到拉萨是21岁,正是青春年华,我是万里年头,到拉萨的第一个晚上住在宾馆里面天旋地转,我到外面,外面什么都不知道了,过来一会儿一阵小雨下下来我就醒过来了,怎么醒过来了?才知道自己昏过去了,如果不是那阵小雨可能永远睡过去了,那是高山反应。
           我对高山反应,拉萨有3800米,他那个高山有五六千米,一个60多岁老人,能度过翻过高山,在同伴死掉之后依然前行,这种钢铁意志这种精神,而且不是为了发财,纯粹是为了理想中的寄托和信仰,而且回国的途中,有几个信徒,本来想回广州的,带了50天的粮食和淡水,结果遇到风暴不知道吹哪里了,有的吹到了美洲,中国的一个发现美洲的,这是一个说法,但是学术界大多数不同意。海边上面飘的时候船上坐的一个和尚让我们都倒霉,有人建议就都倒霉,幸亏法显有一个护法,说中国的皇帝信佛,你们把和尚扔掉,我就告诉皇帝你们把中国和尚扔岛算了,看你们怎么做生意,才让他坐在船上被风飘到一个山上,才知道是山东。包括我们熟悉的玄奘,玄奘到了印度之后,在一个船上被绑架了,因为这个也是被放了。
           第五个译经著述,泽背后世的奉献精神,法显是第一个取回中国被翻译的,当然是和一个人一起在南京翻译,四部广律求回了三部。可见法显的贡献之大,好,那法显回来之后,翻译了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叫做佛陀之前跟他们弟子讲的经,这部经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他提出的人人都有佛性,后来就是由此产生的,后来中国也是发现72岁的古稀老人,本想回到长安,发现佛经很复杂,当年在长安逍遥的时候有3000人是皇家供养,反正经过十几经续,回来之后中国后秦几年就灭亡了,这里战乱只能南下南京翻译经典,一起翻译经典翻译了很多,把求法的故事也讲了,寺庙的人就说这么动人的故事为什么不写下来,写出来非常受重视,但是不知道法显这个人,知道秦朝编纂四部全书都没有写进去,认为法显讲的话不可信,为什么?发现今天新疆的玉田就是和田有四座大的寺庙,有4000多和尚,那些人就说明明是伊斯兰教,这个完全不可信,他们不知道伊斯兰教13世纪才传到新疆的,古代就是有。
           法显这个记录了斯里兰卡、印度重要的情况,太宝贵了,翻译成法文、英文西方人认为是瑰宝,人类的重要文献,那后来我们中国人觉得了解之后才开始重视,也开展重视法显,法显的名声才渐渐传播,法显的著作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印度、中亚包括斯里兰卡的情况。我在2016年也去过斯里兰卡的法显洞,有一个村长,法显在斯里兰卡待了两年,斯里兰卡有很多历史现象,比如说佛像抬出来游神,所以法显成为了中斯两卡的象征。
           我有一个博士生就是斯里兰卡的,所以这个是法显牵起来的,不仅是襄垣的骄傲,而且是整个中国的骄傲。时间关系我不多讲,我们的佛教经典很多印度的文化,都是由这些前仆后继九死一生取回来的,有一首诗记载了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才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结冷,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我们后来的人不知道求法多艰难,如果不看不知道,我们希望不成为我们的承重负担,而成为我们今天努力前行面对危机挑战的一种内在精神动力,就需要我们把他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吸收其中的精华把精神实质学回来,而不是重走唐僧路,所以法显是永恒的法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创造了精神,面对危机用勇往行的动力,好,谢谢大家。

     

    上一条:尼泊尔驻华大使马亨德拉·巴哈杜尔·潘迪先生致辞  下一条: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阿里·马利克

    专题首页| 关于论坛| 新闻中心| 现场图片| 走进襄垣|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 第二届“一带一路”法显文化国际交流高峰论坛 | 联系电话:010-84647718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际企业大厦B座9层